鋼鐵廠為何要買“自發電”-其它鋼廠
“鋼鐵企業要想充分利用二次能源,早就不是技術問題,以前是并網難,現在又面臨不合理的電價。”近日,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丁毅,一談起二次能源利用的尷尬,這樣無奈地告訴中華環保世紀行的記者。
據丁毅介紹,鋼鐵企業有大量的余氣、余壓、余熱等二次資源,若能夠充分利用,有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。“馬鋼自1993年開始建設熱電廠,這十幾年來緊抓能源轉化,積極實施'以氣代煤、以氣代電、以氣代油’的技術改造,到目前為止,馬鋼已建成總容量為74萬千瓦的自發電機組,包含煤氣發電在內的二次能源綜合利用能滿足企業70%的生產耗電量。”拿2009年為例,企業全年自發電量49.88億千瓦時,以每度0.38元來結算的話,余熱余能發電量折標煤達100萬噸以上。“如果這些煤氣不用來發電就會被燒掉,造成極大的浪費。這也是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機組和一般的自備機組不一樣的地方。但可惜的是,有時我們甚至希望縮減自發電量,這樣就可以避免明明用的是自發電,卻還要花錢購買的尷尬”。丁毅感慨上網電價是鋼鐵企業二次能源的發展瓶頸。
由于不恒定的耗電需求,企業的自發電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自行消納,例如在維修時,企業生產的需電量就比平時低。“鋼鐵企業不可能建有自己的蓄電設備,多余的自發電就必須上國家電網,而我們如果要再用這部分自發電,就得從電網上購電,購電價每度0.69元/度。”
12Cr1MoV合金管化學成分 25Mn、30Mn無縫管各國牌號對照表 DIN德 日 美 中國鋼管標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