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看到精密光亮管降幅趨緩甚至小幅反彈-山東濟南精密鋼管資訊
怎樣看到精密光亮管降幅趨緩甚至小幅反彈
首先,CPI環比連續三個月負增長,而且環比為負的程度越來越高。一般來說,精密光亮管環比負增長,表明通縮壓力正在增大。不過,也不能一概而論。至少,我們需要看細項數據,比如很簡單地把CPI拆分為食品與非食品。食品價格一方面跟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有關,另一方面也和蛛網模型為代表的供給波動周期有關。相較而言,非食品這塊更能反映通縮壓力。算起來,非食品價格環比為零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兩個月,和2008年11月開始連續5個月持續下跌相比,顯然程度不可同日而語。所以在用詞上,“通縮壓力”顯然要好于“通縮”,至少現在得出掉入通縮的判斷是不負責任的。向前看,我們預期精密光亮管在第三季度總需求將會穩回升。但如果精密光亮管需求回升的希望落空,總需求繼續下滑的后果,一定是大幅持續通縮,精密光亮管將會進一步低迷。
其次,食品價格下跌,蔬菜和豬肉是主要推手。蔬菜和豬肉價格還能跌多久?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組的看法是:“蔬菜價格目前已經距離去年曾經達到過的最低點不遠,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不大。而豬肉價格則有可能因為豬周期的規律而逐步回升。”向后看,如果認為目前的政策無法止住總需求下行,精密光亮管大幅下降將接過食品CPI的槍,那么未來CPI將會繼續大幅下行。如果認為政策逐漸生效,總需求有望在三季度反彈,那么就可以看到精密光亮管降幅趨緩甚至小幅反彈。如果說有人既認為通脹難有大幅下降空間,同時又認為總需求穩不住,基本上可以認為這種分析是在騎墻。兩邊同時選,總有一邊是對的。
第三,這樣的價格走勢,對股市有啥影響?一句話可以概括:掉入通縮區之前,通脹下行為政策打開空間是利好。而掉入通縮區之后,歷史經驗告訴我們:通縮無牛市。同時,在掌握大宗商品定價權之前,任何一個國家僅僅依靠自身力量走出通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(以2008年為例,如果歐美沒有開足馬力印鈔票,中國僅靠4萬億就能半年走出通縮區?我看懸)。考慮到中國巨大的體量,以及全球第一大商品制造國的身份,一旦中國陷入通縮,全球總需求將對大宗商品價格中樞造成顯著的向下壓力。相信那將是整個證券市場最難熬的時間段。